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返回首页 >会议纪要 > 会议纪要
第四届东方药理论坛暨上海市药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第四届东方药理论坛暨上海市药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会议纪要

第四届东方药理论坛(Oriental Congress of Pharmacology, OCP)于2021年12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同期举办上海市药理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主办单位为中国药理学会,上海市药理学会。协办单位为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药理学会药效学专业委员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临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报。缪朝玉担任大会主席,张永祥、丁健、杨宝峰、杜冠华、苏定冯、胡刚担任大会名誉主席。

本届大会,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采取现场报告1个会场和多个线上报告会场,并同步直播方式召开会议。大会共安排了57个学术报告,包括大会报告9个、专题报告9个、专业委员会论坛报告13个、青年优秀论文报告26个。会议收到论文摘要72篇、论文全文59篇。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上海市药理学会药效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上海市药品监管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以及上海市药理学会理事监事会议。

大会在祥和、热情气氛中,顺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来自全国及上海市药理学、药学、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会,海外学者共同参与,约3000多人分享了本届学术盛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会展示了药理学与药学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了跨学科、跨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同行们之间的友谊,也必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药理学研究水平和新药创制研发水平,以及为健康中国服务做出贡献。


大会开幕式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药理学会张永祥理事长和上海市药理学会缪朝玉理事长先后致辞。高召兵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张永祥理事长在致辞中祝贺第四届东方药理论坛在克服各种困难后胜利召开,在今年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分析了我国医药创新的现状,指出国家、社会、民众对药物研发的更高期望是药理学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勉励上海药理学界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奋努力、开拓创新,为国家的新药创制开辟新篇章。大会主席缪朝玉教授在开幕辞中,介绍了本届东方药理论坛的组织情况,强调了大会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青年药理学家、服务健康中国的使命宗旨,表达了对大会支持者、帮助者的衷心感谢和对大会参与者的热烈欢迎。

高召兵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

张永祥理事长致辞

缪朝玉教授致辞


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林志彬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杜冠华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吴杰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静雅研究员,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教授,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彭双清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志仁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周家国教授,围绕抗病毒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靶标研究、新药创制及精准治疗,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缪朝玉、高召兵、沈甫明、王培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

林志彬教授作《灵芝多糖抗病毒感染与疫情防控》的大会报告,介绍了灵芝多糖调节免疫功能、抗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作用及机制一系列最新研究进展,对COVID-19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为当前疫情防控提供了新的手段。


杨宝峰院士作《理论创新与药物研发》的大会报告,从重大慢病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调控慢性疾病的始动因素、早期预警分子与治疗靶点、重大慢病研究新理论、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五大科学问题出发,介绍了其团队从基础研究与理论创新,发展到药物研发的过程,提供了多项新药成果。


杜冠华教授作《防治脑缺血药物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阿司匹林等药物在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差异,并重点报告了其团队在脑血管疾病模型创制及丹参多酚酸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吴杰教授作《黄连素拮抗成瘾药物的神经机制》的大会报告,围绕黄连素拮抗尼古丁、吗啡、可卡因、酒精的成瘾性,通过精准的实验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黄连素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和药物成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李静雅研究员作《基于线粒体稳态失衡的原创药物靶标论证研究与药物发现》的大会报告。围绕“代谢性疾病线粒体稳态失衡”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DRAK2蛋白在线粒体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SRSF6-RNA可变剪接机制及相关新药,报告了线粒体稳态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信号通路及相关新药。


黄志力教授作《睡眠机制与失眠症药物治疗》的大会报告。黄教授从睡眠是保守的本能行为、睡眠觉醒调控机制、基底神经节调控睡眠机制、失眠症药物治疗四个方面介绍了睡眠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彭双清研究员作《基于反向剂量学预测药物在人体的安全性》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通过基于人体组织或细胞毒性通路扰动的反向剂量学评估方法,来克服基于传统非临床研究确定首次临床试验最大推荐起始剂量时产生的较大不确定性,报告了PGC1α与Nrf2通路相互作用作为线粒体损伤毒性安全性预测的新模型。


张志仁教授作《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临床与转化医学思考》的大会报告,介绍了临床上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出现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情况,以及目前有限的防治手段,提出了心血管药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


周家国教授作《Orai1 Ca2+ signaling and atherosclerosis》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其团队从动脉粥样硬化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表型出发,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1.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2. 钙池操纵的钙通道Orai1参与介导这一作用;3. 其机制是钙离子激活ASK1-JNK/P38信号通路等。报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会场由重庆医科大学党永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亚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朱亮教授共同主持,各位中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介绍了研究工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与会者高度关注并热烈讨论。

专题报告会场报告人


药效学论坛

药效学论坛期间,宣布成立上海市药理学会药效学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缪朝玉教授讲话,介绍了专委会工作任务及今后努力方向,20多位委员云合影庆祝药效学专委会成立。论坛上,海军军医大学缪朝玉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赵强研究员作报告,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陆国才教授、宫丽崑研究员主持了药效学论坛全过程。

上海市药理学会药效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各委员云合影

缪朝玉教授做报告

赵强研究员做报告


药物临床试验论坛

上海市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学术论坛和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在好望角大酒店顺利召开。由于疫情,年会采取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论坛报告现场

李雪宁主任委员、致辞嘉宾、论坛主持人和报告人


会议由张瑞雯教授主持。张教授表示,专委会成立五周年以来,在临床试验工作中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为上海市的临床试验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清副局长致辞。首先代表上海药监局祝贺临床试验专委会成立五周年,这五年来,李雪宁主任委员带领专委会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及各类督查,促进了临床试验的进步和发展,得到了申办者的认可,促进很多创新药物的上市,在临床试验中的贡献有目共睹。张局长肯定了专委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希望专委会的成员们为迎接二十大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进波主任做了《加快药品审评改革,推进我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报告。杨主任提到:2020年,药品注册申请、审结任务整体按时限完成率94.48%。一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患者急需的创新药通过技术审评审批上市,进一步满足了公众的临床急需。审评进展方面加快法规配套文件制修订,加快指导原则制修订,全面落实临床默示许可制度,大力提升优先审评效率;加快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审评;加强了分中心建设,并鼓励生物医药创新。

修清玉教授做了《努力践行GCP,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的报告。修教授就新形势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职能、学科发展的要求、临床学科建设内容、如何助力科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讲述,阐述了努力践行GCP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总结到临床研究前途光明,GCP是助力学科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人员要勇于接受新挑战,积极承担临床研究与评价。

马璟研究员做了《新药人体首次剂量设计的技术考虑》的报告,讲到:临床首剂剂量设计时理想的首次人体起始剂量应该较低,且没有明显的毒性风险,同时应避免过度的无效剂量递增,以便快速获得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起始剂量计算方法,并对临床I期试验设计时应考虑的毒理问题着重讲述了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李雪宁主任委员对2021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首先对专委会自2016年以来成员的调整做了总结回顾。接着对2021年的工作做了总结,一共举办6次学习班,培训12100+人次,有效提升了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2021年,专委会积极开展新版GCP的系列培训工作,核心成员积极参加临床试验项目联合核查,组织本市医院的第三方质控活动和医院新申请机构备案工作的辅导并得到医院表扬,取得丰硕的工作成果。


临床药理论坛

临床药理论坛主要从临床合理用药与特殊人群用药、新药临床评价与上市后药物再评价、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及个体化用药、药物临床研究的科学管理等几方面内容展开讨论。报告专家详细阐述了临床药理学领域现状及发展,分享自己研究中的宝贵经验,内容全面,感染力强,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解答。

刘皋林教授、程能能教授及论坛主持人和报告人


会议开始由本次分会场主席刘皋林教授、程能能教授开场致辞,祝愿本次会议顺利圆满进行。魏伟教授以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解的临床合理用药,尤其在新药创制方面展开讨论,总结药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核心,在疾病病理机制深入揭示和药物作用特点阐述的结合研究上需要统筹协调,对于指导药物合理应用及创制新药均具有指导价值,使治疗效果最优,不良反应最小;阳国平教授分享了在 GCP 平台建设和学科管理两方面的经验想法;余细勇教授介绍了精准医疗及智慧临床药学的概念,通过智慧药学服务、智慧临床试验、智慧安全预警、智慧精准医疗及智慧药事管理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王亚宁博士分享了在离开FDA最后2年中接触到的新冠期间模型在新药研发审评中的应用案例;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介绍指导了临床药理学和定量药理学专业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和特点,以及审评关注点;两位青年优秀论文报告者宋磊、黄晓会分别就“通过对不同的CD19阳性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CAR-T治疗试验中药代动力学(PK)数据的整合,首次建立了以细胞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借助模型,探索了受试者体重、年龄、肿瘤基线水平、细胞制备工艺等重要协变量对PK的影响”以及“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个体化精准用药,建立了一种基于真实世界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方法预测儿童万古霉素谷浓度的模型,与传统药代动力学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并将此模型软件化,并已在本院应用服务于临床患者”进行了汇报演讲。


青年优秀论文报告

第四届东方药理论坛青年优秀论文报告专场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川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以及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雪梅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班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医技学部主任徐峰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麻醉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徐添颖副教授担任提问专家。本场报告收到了来自全国31个单位的投稿59篇,经遴选入会报告26人,通过个人汇报、专家提问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青年优秀论文报告专场不仅是一次青年学术思维的自由碰撞与交流,更为培养青年药理学家做出了贡献。

专家及青年优秀论文报告人


大会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本届东方药理论坛李志勇秘书长主持。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吴民淑主任讲话,介绍了中国药理学报最新进展成果,希望为药理学家做好期刊服务工作。大会主席缪朝玉教授致闭幕词,总结了本次大会组织工作、学术活动、媒体报道、参会情况,并向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感谢。

本届东方药理论坛李志勇秘书长主持闭幕式


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吴民淑主任讲话

版权所有© 2014年上海市药理学会 沪ICP备16021828号-1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325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493951
网站建设 <> 求创科技